那天早上,兽爷我们从硅谷南下,太矫到蒙特雷海边的兽爷十七英里溜了一圈。喂了喂海鸟,太矫看了会夕阳,兽爷又在蒙特雷城区逛了会。太矫 说是兽爷城区,是太矫个很小的镇子,就是兽爷治安比旧金山好多了。但老刘一家很满足,太矫他们在硅谷大农村住久了,兽爷很久没见过: 超过三层的太矫楼房。 晚上我们就在镇子的兽爷一家西餐厅,吃了个西式年夜饭。太矫第二天,兽爷我开车沿一号公路南下,他们往北回硅谷的大农村,各奔南北。 老刘两口子都是我同学。大学毕业后,他们俩南下。老刘进了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,一路伴随着公司上市,作为首席工程师的他,还拿了一个: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。 2018年,他自己出来创业。但很不幸,很快赶上监管。为了生存,他开始裁员,并频繁地跑硅谷,想把融资和一部分业务,往美国转。 接着就是难熬的疫情。2023年1月,疫情一放开,他们两口子马上带着儿子,推着四个大箱子,登上了去旧金山的飞机。 我问他移民美国的这一年,工作都顺利吗。他说自己去年花了三个月时间,就融到了400万刀。 我挺意外,问他这两年中美摩擦,硅谷的投资者信任华人吗。 他说OpenAI里四分之一都是华人,苹果谷歌大量码农也都是华人。美国投资人如果看到一个互联网创业团队里没有华人名字,会问一个问题: 你们团队没有中国人,那活到底谁来干呀? 听老刘说完这些,我emo了。 1 我在老刘家住了几天。 有天老刘在苹果上班的邻居突然串门,说自己租了个挖掘机,在整理院子,要不要一起去玩玩挖掘机。 男人们都疯了,都跑过去玩梦中情机。 我跟老刘邻居聊了会。他也是华人,2011年从国内来的硅谷,一直在苹果写代码。前年闲着没事,考了个飞行驾照,经常帮硅谷有钱的华人遛私人飞机。 一说起自己的工作,这哥们就说现在工作太卷了,没意思: 每天得去公司三个小时。 这几天,有家中国企业在巴西建厂,因中国工人生活条件欠佳,引起关注。这家企业后来国内发声明说,这次风波,是境外势力和国内自媒体在恶意抹黑。 看到这样一份声明,我觉得挺遗憾的。 记得今年上半年,“奋斗100天”的号召,也引起过争议。 这个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,要求员工实行“896”工作制——比“996”还要早起1小时。更显眼的一条是: 外籍员工不强制。 拉美过去有句西班牙俚语挺流行的,叫: trabajar como los chinos. 意思是像中国人那样工作。 以前大家误以为,这句话,是在赞美中国人勤奋的。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内部统计过去一年的年均工作时间。最卷的是墨西哥,年平均工作时长2200个小时。美国1800个小时左右,曾“过劳死”的日本,1600个小时。 榜单没有中国的数据。如果按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周平均工时49小时算,中国人一年的年平均工作时长,将近2500个小时。 别说美、日了。老墨都被我们甩了九条街。 这是去年的数据。统计局上半年的数据显示,今年中国人每周的工作时间: 只会更长。 众所周知,统计局的数字,略保守。 那天看戴老板写,2024年,韩国人抛弃二字国粹,发明了一个新的阴阳句式: 你这样的人,在TEMU都没得卖。 TEMU在这里是个形容词,说这个人,很低端。 我们每天让自己的员工、供应链拉到极致,把这种不对等的劳动付出,一船又一船运出去,换成人类历史上单一经济体所能达到的最高贸易顺差。 最后却换来别人这样的一个形容词。 何以至此。 2 从2019年开始,我每年年底会发起征集,说可以当个树洞。听大家说说这一年。 我们在网上看不见彼此。但能说说话,总会感觉到一些光和温暖。 但今年的留言,把我看emo了。 “卷”和“累”,是大部分人留言的关键词。这一年,很多朋友: 越努力,越悲伤。 有朋友在保交楼的项目上,项目结束,团队也要解散了。 有朋友之前在北京干了七年的餐饮行业。挺过了2022年,没挺过2024年。七个店在2024年全部倒闭。关掉所有门店后,他回了老家山东。 有读者做钢材生意做了二十年。今年眼看着库房里一万吨的钢材价值,以几十万的速度缩水;每年的黄金销售季,突然就没人买货了。客户大小工程商量好了,突然集体不见了。 还有朋友之前在最惨的行业——房地产业。2020年,他高位买了房,虽然后来交房,住了进去,但无形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。 2022年,他在的房企也暴雷破产,他失业了。在家待了一年多,直到去年,他才在隔壁一个三线城市找到一份施工单位的工作,薪水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。房贷、装修贷、信用贷、一家日常开销及三个小孩的开销,远超工资…… 施工单位也基本无休息,还在外地,回家成了奢望。他不敢辞职,只能努力工作。但到了今年,肉眼可见的,就是现在单位也快熬不住了。他说2025年唯一的希望就是: 自己是最后一个被裁的。 一位朋友2024年打球骨折,在床上躺了三个月。老婆失业,至今没找到工作。他后来开了个生鲜店,结果三个月倒闭,亏了10万块。 压力很大的时候,他一个人去湖边抽烟。湖面浩瀚,上下苍茫。他今年 32 岁,女儿一岁半: 女儿是我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。 今年,徐峥拍了部电影《逆行人生》,讲述一个被大厂裁员的中年人另谋出路,成为一名外卖员的故事。 看完一千多条留言,我只能说,现实远比电影残酷。悟空经历了八十一难取得了经书。而我们经历了八十一难,取得了八十一难。 有朋友说龙华寺的素面特别灵验。2019年,他对着素面发下大愿,五年后我绝不要工作啦。他说,居然真灵验了。今年,他想再去和菩萨说说: 我当时是矫情,能不能把工作还给我。 3 如果2023年是大家重返世界的一年,那2024年,是大风飞扬的一年。 大家不看电影了,改看短剧了;不喝星巴克了,改喝瑞幸了;米其林餐厅倒闭了,日本沙县萨莉亚排队了;脂肪肝自愈了,性生活消失了。 活着本身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。在上行时代,可以有无限的机会和近乎无限的选择。但风流一代过去,连开网约车都觉得快要卷不动了。一位朋友说: 普通人的日子,就是平淡且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维持勉强的生活。 有个朋友好几年前在酷我音乐《男人哭吧不是罪》这首歌底下留言: 找不到一个想大哭一场不被别人笑话的地方。 今年年底,他发现自己这条留言,陆陆续续收获了100多个赞。 很多读者留言说,这种卷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? 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。我自己而言,2024年也是困惑、迷茫的一年。 前几天,我翻开了2024年年初对今年的十大预测。一条条对照过去,他们的十大预测,又全错了。 原来,大家都是同样的困惑、迷茫。 历史学家罗新说,看看历史,就知道一切都非偶然。在历史之中的人,总觉得时日难熬。1898年维新变法结束后,很多进步人士根本无法预料到,十几年不到二十年的光景,大清都没了。所以我们不用对眼前的焦虑那样紧张,时间过得很快: 有很多转机都在发生。 读懂了苦难、无常和兴衰,就没有什么不能释怀。 因为一切都会过去。 4 十月份,又去了一趟巴黎。 巴黎的变化没有美国大城市大。至少治安还行,你敢晚上在市区压压马路。那天和朋友走了很远,横穿了西岱岛,去看还在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。 没想到两个月后,大风琴就被唤醒。念诵祝福的歌声回荡,关闭五年的巴黎圣母院,重新对外开放了。重开仪式上,美国总统特朗普现场说了一句话: 这个世界有点疯狂。 这颗蓝色星球最疯狂的人,现在都感觉到这个世界疯狂了。 昨天,我看到了一张漫画。一群人躲在一个转角,用一根长长棍子,充满恐惧地,戳开了一扇大门,大门上写着: 2025。 看完漫画,我眼泪都快笑出来了。 我之前写过,不管即将过去的一年经历了什么,“新年”这个词,仿佛有魔法。所有事物,似乎都会重启,让人凭空生出许多从头再来的勇气。 当年邓公的女儿问他,红军长征时你是怎么过来的?邓公说: 跟着走。 在江西那段时间呢? 一直等。 一生很长。除了吃,就是等待。 2024年又要结束了。辛苦了,我的朋友。 2025年就要来了。请调直座椅靠背,打开遮光板。 新年快乐。明年见。 |